1. 康健网 > 情绪树洞

怎么做能尽量使得自己的孩子不成为熊孩子?

怎么做能尽量使得自己的孩子不成为熊孩子?(图1)
在我的理解里,真正的“熊孩子”,不是指那些淘气、调皮、热衷于招猫逗狗的孩子,而是那些不遵守规则、缺乏应有的教养、恶意给周围的人带来困扰的孩子。
?
人之初,性本善;还指出,本不熊
要知道,每个熊孩子的背后,一定是有一堆熊家长,而且生活在一个比较“熊”的家庭中。因此,若想自己的孩子不成为熊孩子,首先请确保孩子没有熊家长。这里就涉及到一个现在比较流行的教养理念了——和孩子共同成长。
?
作为一个九岁孩子的妈妈,在我看来,避免孩子变熊有原则:
设立两条“底线”
第一、规则。小到家里,大到社会,都有必须要遵守的规则:法律、道德、约定俗成。在孩子的规则认知中,他是一张白纸,对他行为的规范和约束,最初靠的就是家长的力量。家长需要言传身教,去引导他什么事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是绝对不能做的、什么话是可是说的、什么话是绝对不能说的……
“绝对不能”的,就是孩子必须坚持的底线,没有理由、拒绝借口,绝不可逾越。第二、责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事:排队买冰激凌的时候,有家长推着孩子去插队,如果有人指责,就说孩子小等不及;。饭店吃饭的时候,邻桌的小孩子吵吵闹闹影响别人,有人职责,小孩子的家长就会不以为然地说“孩子小,不懂事”;
幼儿园里A小孩子把B小孩的玩具弄坏了,A小孩的家长替孩子道歉了事……。
?
莫以为孩子小,便把“孩子还小”当成了豁免错误的借口。在孩子的心理,第一次犯错的时候他是最忐忑的,因为他茫然失措,他不知道应该怎样应对,甚至他并不知道他的行为给别人造成了困扰。
此时家长如果不明确告诉孩子他的行为有错,也不教他如何去承认错误、弥补错误、改正错误,那么同样的行为以后会经常出现的,因为孩子没有学会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先人有云:正心、修身、齐家、平天下。孩子成长中的底线是由家长帮助设定的,孩子的底线和家长的底线、家庭环境的底线一致。避免孩子成为“熊孩子”,从底线做起。
有的孩子都有一种天性;对规矩的遵守就看父母所给的底线。
父母自己遵守规则,懂得道德规范并灌输给孩子相同的思想,孩子不会熊到哪去。
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没有底线的家长。
就比如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家长每次都及时制止,即便不能马上改正,但孩子心里有数,什么样的地方不能大声喊,家长在孩子做出不合时宜的行为时一味放纵就促进了熊孩子的无所忌惮。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